close

[雞蛋、牛奶沒有你想的那麼「素」]

文章轉載自: 政大動物之生 Life For Animals

有些人以及許多佛教徒都食用「蛋與奶」而不吃肉,並以為這樣比較慈悲,故稱之為「蛋奶素」,在此我希望能以慈悲為基礎,重新確認「蛋與奶」是否真的是「素食」。

在開始描述乳牛與蛋雞的處境以前,我想先來談談「慈悲心」。根據我在各佛教辭典以及文獻中的搜尋,我發現「慈心」與「悲心」分別代表著不同的意義,「慈心」指的是「對一切眾生不起憤怒、傷害之心,反之希望能利益他們,使其具備快樂的心」;而「悲心」是「不願一切眾生受苦並希望能救濟處於痛苦之中的眾生的心」。

而為什麼我說蛋與奶,不該是提倡不殺生、富有慈悲心的人的食物?

※牛奶背後的殘酷

從牛奶說起好了。乳牛跟人類一樣,需要懷孕才能產乳、才能被擠乳,而正是這個過程被人類所利用。現代的酪農們會以人工授精的方式使乳牛懷孕,其操作方式是將一隻手伸入乳牛的肛門而達到直腸處,另一隻手拿著「精液注射器」並插入乳牛的陰道內,藉由兩手配合的方式將精液注入乳牛的子宮內使其受孕。受孕後的乳牛在約10個月後會生下小牛,所生下的小牛中當然會有不被酪農需要的公牛,而這些公牛很快的會被送往屠宰場,並成為人們口中的小牛肉。而生下的女牛(未曾生育的母牛),則會重複母親的命運。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辛苦懷胎9個月的乳牛母親,幾乎沒有時間與機會與其所生的小牛相處,因為酪農會在小牛出生後不久就將他們帶離母親身邊。

而母親的命運是什麼呢?不停的懷孕、生小孩,然後被屠宰。在生下小牛後的6到10週內,乳牛會再度被人工授精而懷孕,以維持一年生一胎的高效率。在生產過後,乳牛會被持續擠乳305天,直到再次生產前的60天。相信有生過小孩的母親都知道,脹乳是很不舒服的事,要不是為了小孩,應該不會有人天天擠乳以讓自己處於脹乳狀態吧?對乳牛而言,脹乳更不舒服,因為他們是千年來被人類育種來「分泌乳汁」的物種,產乳量之高,只要酪農一個不經意,沒有為乳牛擠乳,很可能就會罹患「乳腺炎」。

在重複懷孕、分娩約4~6次後,乳牛的產乳效率會下降,不再符合酪農重視利益的考量,所以會被賣掉並被屠宰,在台灣,乳牛被淘汰的平均年齡大約是6歲,而若不被人類利用與殺害,他們甚至可以活超過20歲。

總結而言,乳牛的一生就是不停的懷孕、生小孩、泌乳、被擠乳,而在被人類榨乾的最後被殺害而早夭。

以上大致說明了生產乳製品的殘忍過程,其實若要細說的話,可以另成一篇長文。接著,說說為什麼雞蛋也不是慈悲的產物。

※雞蛋只是細胞,沒有殺生?

跟酪農業一樣,蛋業者也只需要「母雞」,因為只有母雞會下蛋,而同樣的,仍會有公雞在這個產業中被生下,也同樣的,他們會面臨「出生即死亡」的悲劇—在小雞破殼而出的幾個小時內,蛋業者就會對他們進行性別的挑選,連毛都還沒乾透的小公雞,在此時就會面臨他們生命的終點,常見的終結他們生命的方式有「集體丟入麻布袋使之窒息而死」、「丟進煤氣室使之窒息而死」甚至「丟進絞肉機摧殘致死」。這很悲慘嗎?很悲慘,但母雞所面臨的命運比起他們更為殘酷。

※剪喙,而且沒有麻醉

由於蛋雞是具有階級性的群體動物,所以彼此間會打架以確立彼此間的位階,也因此相對的會減少吃飼料的時間,而當然這並不為多數的蛋業者所樂見,故蛋雞們會被施以「剪喙」。「剪喙機」以每分鐘15隻的速度剪去雞隻的喙,而其實這對雞而言是很痛苦的事,因為雞隻的喙部,有許多的感覺神經。此外,剪喙有其失敗率,被剪喙失敗的雞,盡其一生都會有進食困難的問題,甚至會因傷口旁長出神經瘤而一輩子承受難忍的痛苦。

※不見天日、狹小、惡劣的生活空間與環境

大部分的蛋雞都會被集體的飼養在十分狹小的籠子中,根據「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的調查資料,台灣有90%以上的雞蛋都來自於「格子籠」,平均一隻雞只能分配到一張A4大小的生存面積,而這就是蛋雞們短短約2年生命中大部分時間所能擁有的空間。另外,有許多蛋雞的腳會因長時間站立於一格一格的鐵籠之上而變形,且不會有獸醫來為醫治他們。

※人為饑荒:強制換羽

 雞開始能夠產蛋約8個月後,其產蛋效率就會下降,不符合雞蛋業者的利益,故業者們會以不同的模式斷絕對母雞水、糧食與陽光的供應,以誘發其體內激素之變化達到換羽的效果。換羽後的兩個月,雞隻的產蛋量會達另一個高峰,直到約兩歲其產蛋效率正式衰退,就會不再被業者需要,面臨被屠宰的命運,而一隻沒有被人類當成「產蛋器」的雞,在正常情況下可以活到約6~8歲。 

在強制換羽的過程中,雞隻的體重會下降約30%,有些身體較差的雞會因身體無法適應劇烈的改變及痛苦而死亡,這聽起來悲哀,但這正是業者藉以淘汰「不良母雞」的做法。

※面對蛋奶的殘酷,我們能做些什麼?

了解並接受以上關於雞蛋與牛奶的事實後,我們可以知道,雞蛋與牛奶的生產,不是沒有殺戮與傷害的,事實是:雞蛋跟牛奶的生產不只會殺害動物,更會給他們帶來許多難以忍受且不必要的痛苦—小公雞與小公牛被殺、母雞被長時間關在狹小空間、乳牛被迫懷孕生產......。所以如果我們因「慈悲」的因素而「吃蛋奶而不吃肉」,不是自欺欺人就是邏輯不一致,當然也有可能我們就是放不下手中那塊「蛋糕」或是「起司」,但這其實不嚴重,嚴重的是「以為不吃肉就好的心態」,我們只需要漸漸的減少直到戒除對於蛋奶的慾望就好了,我相信願意為了動物戒除肉類的人,一定也有能力可以做到戒除蛋與奶的。其實市面上也逐漸出現了許多蛋與奶的替代品,如純素的起司與蛋糕,甚至荷包蛋,如果我們真的對於蛋、乳製品愛不釋手的話,可以嘗試看看這些選項。

「沒有需求,就不會有供給;沒有買賣就不會有殺害」,我們的每一餐、每一次的點心跟零食,都能夠對於動物有所幫助,即便只是少吃一些肉,一餐不吃蛋餅改吃純素的土司,都能夠減少動物的痛苦,都能夠為世界的改變盡一份心力,既然如此,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ゆう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