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念頭,謹言慎行】(報事靈童慈訓)
要小心每一個念頭,有些人修道修了一輩子,辦道辦了一輩子,財施、法 施,無畏施通通都做了,可是命運還是不好,是修道不能改變命運嗎?(不 是)那是因為
「意惡」,雖然沒有做出來,可是念頭已經動了,這是不行 的喔!天地神明都會記得清清楚楚的,所以真功實善很重要,你們的一舉手、一投足,都代表道,要謹言
慎行啊!
【面對自己・勇於改過】(報事靈童慈訓)
「過則勿憚改」,這才是真正的有勇氣,修道要有改過的勇氣,要有「勇」 於承擔過失」的勇氣,要勇敢面對自己,不能逃避現實喔!一個人如果能的的面對自
己,那麼他就離上乘的境界不遠了。你們看釋迦佛祖,累生累世都跟心在戰鬥,今天她戰勝了,所以成就了天人師、佛祖。
【嚴守佛規,方向生確】(報事靈童慈訓)
修道佛規禮節要嚴守,不要亂了佛規,「家有家規、國有國法、佛有佛規」, 佛規就是成佛的階梯,唯有藉著佛規禮節來約束,你們才有一個正確的方 向,不會
走歪路,所以不要把佛規禮節當作一種束縛
【悲心乘愿,無明輪迴】(藍采和大仙慈訓)
修道是個人的事情,不成也是自己,要不要再來輪迴,也是取決於自己。 輪廻跟乘愿再來有什麼不一樣?乘愿再來,是已經修得不退轉,修得覺性 光明回去了,為
了眾生,再發慈悲心下來,跟因為無明所造了種種罪業而輪迴受罪,是不一樣的。
【大道無私,義氣增善】(濟公活佛慈訓)
大道是有情當中無情,無情當中又似有情,這是大公無私的愛。想想諸佛 對眾生的關愛,再想想咱們是用什麽來關愛眾生、關愛同修?所以修道 人要有義氣,
有義氣才能轉化出更好的善因緣。
【省思覺照,入味長智】(藍采和大仙慈訓)
有體會才會入味,每一個階段所受到的挫折、考驗,都要去省思、去覺照, 才能夠真正的體會,明白我在這個關頭該怎麼做才是對的,才會「長智慧」。
【依理而行,負起責任】(濟公活佛慈訓)
為什麼修道聽了道理還會迷惘?因為對道義了解不夠,在心性上下的功夫 夠深。咱們修道依理而行,不是人云亦云。有空靜下來想一想,聽聽自個兒內心的聲
音,你需要什麼?我該怎麼做?而不是像無頭蒼蠅似的到處竄、到處跑,要為自個兒的
使命、生命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