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路轉載  作者:劉靜賢

綠茶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象徵。早在3000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採集野生茶樹芽葉曬乾後食用。用茶做菜不僅古代有,現代我國有些地方仍有這種風俗。如雲南省的基諾族,至今仍有吃「涼拌茶」的習慣。即將採來的新鮮茶葉放在熱水中浸泡幾分鐘,加入少許黃果葉、大蒜、辣椒、鹽等,再加入少許泉水,拌均勻後,就做成了美味可口的「涼拌茶」了。

  用茶來煮粥食用,古籍中都有記載。《晉書》中說:「吳人採茶煮之,曰茗粥。」唐代詩人儲光羲在友人家做客,留下了一首盛夏吃茗粥的詩篇:「當晝暑氣盛,鳥雀靜不飛,念君高梧陰,復解山中衣。數片遠雲度,曾不避炎暉。淹留膳茗粥,共我飯蕨薇。敝廬既不遠,日暮徐徐歸。」茶葉粥的製作方法也很簡單,取綠茶1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將綠茶加入1000毫升清水,用小火煎煮。棄茶葉取茶汁,放入粳米、白糖,再加入清水400毫升左右,煮為稀稠粥。每天食用一次,有健脾益胃、消食清熱、益氣提神、活絡消腫的效果。

  用茶製作成菜餚食用,歷史也有記載。《晏子春秋》中說:「嬰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意思是說,晏嬰在景公時,雖身居相國之職,然而飲食節儉,吃糙米飯,除幾樣葷菜以外,只有「茗菜而已」。

  現代飲食中,用綠茶做菜也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茶菜》一書中就專門介紹了綠茶菜的製作方式。

 

  龍井銀耳三菇具體做法是:取銀耳10克,猴頭菇、水髮香菇、蘑菇各150克,龍井綠茶5克,陳皮5克,水澱粉、鹽、味精、麻油適量。龍井綠茶、陳皮用紗布紮緊,放入200毫升水中,隔水蒸20分鐘,棄渣取汁備用。銀耳泡發後,撕成小朵,隔水蒸半小時。油鍋燒熱後,放入猴頭菇、水髮香菇、蘑菇翻炒。然後倒入藥汁,放入鹽、味精和適量清水。用小火燒開後,放入銀耳,將水澱粉勾芡。加入少許麻油即可。龍井銀耳三菇有活血化瘀、消食醒神、清熱瀉火、滋養臟腑的功效,腸胃不好,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的血瘀體質者宜常食。

  由於綠茶未經過任何工業加工或發酵,使其保留了鮮葉內的天然成分。茶葉中含有的化合物多達500種,有些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分,有的對人體有保健和藥效價值。綠茶性寒,最能去火,能生津止渴、消食散結、預防血液疾病。另外,綠茶還有減肥、美容、抗衰老的作用,因此,瘦身減脂、美容養顏的食物中總是能看到綠茶的身影。

  橄欖海蜜茶具體做法是:取橄欖3克,胖大海3枚,綠茶3克,蜂蜜適量。將橄欖放入500毫升的清水中,用小火煮10分鐘,然後放入胖大海和綠茶。加蓋燜10分鐘,放入蜂蜜調勻即可飲用。每日1~2劑。橄欖海蜜茶有清熱解毒、止渴潤喉、化瘀理氣、活血止痛的功效。咽喉乾燥、聲音嘶啞的血瘀體質者宜飲用。

  紅花綠茶飲具體做法是:取紅花5克,綠茶5克。將紅花、綠茶放入杯中,加入200毫升沸水,悶泡10分鐘即可飲用。一般沖泡3~5次。紅花綠茶飲有活血化瘀、止痛理氣、清熱潤燥的功效。身體肥胖、胸悶刺痛、脘痞腹脹、有高脂血症的血瘀體質者宜常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ゆう玄 的頭像
    ゆう玄

    上善若水

    ゆう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