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路轉載 作者:劉靜賢
水是生命之源,人體中水分的含量占70%,血液中水分的含量高達90%,人喝下的水80% 會直接進入血液中。「水是營養之首,亦是百藥之王」,水就是人體的潤滑劑。汽車變速箱長時間缺油,齒輪就容易磨損;同樣,如果人體缺少了水分的潤滑,人體也會受損。每天皮膚蒸發、肺的呼吸、大小便都會排出人體利用後的廢液;在高溫環境中,人體會耗費更多的水分;人體在大量出汗之後也會失去較多的水分。因此任何人都需要及時地補充水分。飲水不足會使體質偏頗。一方面,體內水分不足,身體會自發調節體內貯存的水分以作補償,這會使體內水液代謝失常,易促生痰濕體質;另一方面,血液中的水分不足,血液黏稠度升高,易促生瘀血體質和陰虛體質。
飲水對保持體質平衡非常重要,平和體質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重合理飲水。正常情況下,平和體質者每天至少需補充2000毫升的水分,才能滿足身體正常的代謝需求。「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最底層中指導健康的人每天喝水1200毫升,這裡的1200毫升是指除所攝取食物中所含的水分外,要額外補充1200毫升的水。因為我們從一日三餐中就能獲得800~1500毫升的水。如果一天內吃的粥、湯或蔬菜水果較多的話,則會獲取更多的水。無論是從飲食中獲取還是額外補充,平和體質者每天必須保證攝入2000毫升的水分,才能滿足身體所需。
如今,重視喝水的人越來越多了,但真正會喝水的人卻並不多。有些人為了方便,不挑時間、不動腦筋地喝,一次、兩次就把一天的水喝個夠,其實這對身體有害無益。飲水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把一天的喝水行程表安排好,根據身體狀況均衡合理地補充水分是平和體質者最理想的飲水方式。
每天的飲水量要「足」
清晨起床之後,空腹喝200毫升的溫開水,能沖刷腸胃、幫助肝腎排毒。待半個小時之後再用早餐。在午餐之前的這段時間裡,至少飲一杯白開水。
午餐後一小時之內,要喝一些水,不僅能加強身體的消化功能,對健康有益,同時也能幫助我們保持身材、不會發胖。下午三四點的時候,杯中加少許綠茶或幾朵花茶,不僅補水還能提神。
晚上睡覺前半小時至一小時內,喝一杯熱牛奶,有益於睡眠。此外,除了清晨,其他時間段裡喝一些鮮搾果汁也是很好的選擇。
根據需要補充水分
平和體質者在運動之後,體內丟失的水分較多,因此運動前後都要及時地補水。春、夏、秋三季節新鮮蔬菜和水果較多,多吃一些既能補充水分又能補充營養。
隨著季節和氣候的變化,平和體質者可適當地調整水的種類。《本草綱目拾遺》記載鹽能「調和臟腑、消宿物、令人壯健」。例如炎熱的夏天,我們體內的鹽分會隨著汗液或尿液排出體外,而鹽分流失太多會引起水腫、腹脹、積食、腸燥等。因此,平和體質者可在夏日喝一些淡鹽水,按照500毫升溫開水加1克鹽的比例調配,分2~4次飲用,有補心潤燥、去熱通便、滋陰涼血、消腫的功效。需注意的是,每人每天的飲食中鹽的總攝取量不能超過6克。
飲水不當,身體「受傷」
冬天的時候,有些人愛喝過燙的水和湯,這會損傷口腔和食道黏膜,易引起細菌感染或造成胃功能紊亂。因此,不宜喝過燙的湯和水。
平和體質者飲水不僅要足,更要均衡,切忌一下喝進許多水。因為一次飲入大量的水,會使血容量迅速增高,給心臟帶來沉重負擔;同時腎臟在短時間若來不及將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就會出現噁心、嘔吐、驚厥、抽搐甚至昏迷的現象。筆者在醫院時曾經接診了這樣一位病人:一位中年婦女在沿街買菜的途中,突然嘔吐不止,被家人立刻送到了醫院。原來由於天氣炎熱,她一次喝了大量的水,中間又猛喝了幾次,致使「水中毒」。
所以飲水並不是越多越好,更不能「一次喝個夠」。平和體質者在喝水時,要知「足」才能常樂,不僅飲水量要有所保證,同時飲水次數也要平均分配,這樣才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