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來源:網路轉載  作者:劉靜賢

中醫認為,任何食物都會有各自獨特的性質和氣味。食物會依自己的性質氣味補益臟腑、經絡,若食物選擇符合臟腑所需則可以達到養生延年的效果。如果飲食中氣味過偏、過重,輕則損傷臟腑氣血、加重人體陰陽的偏盛偏衰;重則使身體受損傷,甚至致病。所以,只有瞭解食物的性味歸經,才能吃得安全和放心,同時也為自己的健康添磚加瓦。

  食物的四氣

  食物的四氣是指溫、熱、寒、涼四種性質,它通過調節機體的寒熱變化來糾正人體的陰陽盛衰。溫熱與寒冷是不同的性質,而溫與熱、寒與涼分別具有共同的性質。如吃後有發熱的感覺為溫熱性食物,吃後有清涼的感覺則為寒涼性食物。寒涼性食物有清熱消暑、除燥降火、滋陰涼血、清心開竅等作用,如芹菜、大白菜、空心菜、冬瓜、萵筍等;溫熱性食物有溫身散寒、補火利水、抵禦寒冷、溫經通絡等作用,如生薑、韭菜、蒜、香菜、蔥、辣椒等。

  此外還有一些平性食物,像黃花菜、銀耳、枸杞等食物。這類食物散寒或溫補的效果比較緩和,但也有微寒、微溫之別,仍然沒有超越四氣的範圍。

  《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曰:「用涼遠涼,用寒遠寒,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也就是說,用涼性藥物應該避開涼性主令的季節氣候,用寒性藥物應該避開寒性主令的季節氣候,用溫性藥物應該避開溫性主令的季節氣候,用熱性藥物應該避開熱性主令的季節氣候,飲食調養也必須遵守這個規律。《飲膳正要卷二‧四時所宜》中明確指出:「春氣溫,宜食麥以涼之;夏氣熱,宜食菽以寒之;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冬氣寒,宜食黍以治其寒。」也就是說,一年有溫、熱、寒、涼四季之別,食物性能也有溫、熱、寒、涼、平之分,平和體質者應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和氣候狀況來選擇食物。

  食物的五味

  《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有云:「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也就是說,五味食物吃進口後,貯藏在腸胃,五味所含的豐富營養滋養著五臟的氣血,髒氣充沛、和諧,津液隨之生成,人的神氣自然健旺。酸味食物能滋陰養肝、收斂固澀,如豆類、山楂、烏梅等;苦味食物能清心去煩、降火解熱,如苦瓜、芥蘭、萵筍等;甘味食物能補虛健脾、和中滋養,如玉米、紅薯、人參、甘草等;鹹味食物能瀉下補腎、散燥通結,如海帶、紫菜、海藻等;辛味食物能行氣潤肺、活血化瘀,如姜、蔥、辣椒、木香、川芎等。

  五味食物雖然會對五臟起不同補益作用,但食用過多或不當也有負面作用,易使體質發生偏頗。《黃帝內經‧素問‧五藏生成》中指出:「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色變;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就是說,食用過多的鹹味食物會使血液流動不暢,面部膚色也會發生變化;食用過多的苦味食物會使皮膚乾燥、毛髮脫落;食用過多的辛味食物會使筋脈拘攣、爪甲乾枯;食用過多的酸味食物會使肌肉萎縮、嘴唇腫裂;食用過多的甜味食物會使骨節疼痛、頭髮脫落。這些變化都是由於飲食五味過量引起的傷害。所以,五味的攝取要均衡,不能偏嗜任何一味食物。

  中醫用藥物防病治病,其實就是扶正固本,協調臟腑經絡功能,糾正機體陰陽偏盛偏衰,使機體處於陰陽平衡的過程。同樣,食療的作用也是保持人體的基本生理功能,保持機體陰陽協調。平和體質者應根據自身的實際狀況選擇食物,以平衡陰陽為根本。如夏季暑熱濕盛,應多食用苦味、甘味食物;冬季多吃辛味、鹹味食物。

  食物的歸經

  食物的歸經是指不同的食物分別對五臟六腑和經絡產生不同的滋養和治療作用。中醫根據食物的自然屬性(五味、五色和五氣)來確定食物的歸經。如百合味甘微苦,白色,入肺、心經;桑葚味甘酸,屬黑色食物,入心、肝、腎經。具體歸經原則見表1-1。

  任何食物都有性味歸經,所以中醫有「五穀皆為藥」的說法。同時,中醫也認為「是藥三分毒」,任何食物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只有吃對了才會對人體起到補益的作用,否則就是「毒藥」。

  曾經看過一個醫案,一位中醫給一位危重病人用300克的附子。大家都知道附子有毒,一般治療疾病時用量也就3~10克,可用到300克,在常理看來足以毒死人了。可是這位患者不但沒有毒死,相反病也治好了,而且沒有後遺症。這就是中醫的神奇。

  「如果不對證,再名貴的補藥也是毒藥;如果對證了,家常小菜也是活人大藥。」白菜豆腐雖只是家常小菜,卻有降血壓、降血脂的作用,就是這個道理。防病養生的關鍵是根據人的體質來選擇飲食,而不是食物本身。所以,平和體質者在選擇食物時,一方面要根據食物的性味歸經,更重要的是根據自己的實際狀況來選擇合適的食物,這樣才不會破壞體內的陰陽平衡,才能達到養生的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ゆう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