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路轉載 作者:劉靜賢
《金匱要略》中說:「極熱傷絡。」即是說,內熱過盛會損傷絡脈。《黃帝內經‧靈樞‧百病始生》中說: 「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這裡陽絡是指位於人體體表的絡脈,血外溢是指咯血、鼻出血、牙齦出血等症狀。濕熱體質者內熱較盛,容易損傷絡脈,從而引起鼻出血的現象。
鼻出血在中醫裡又被稱為鼻衄。臨床中鼻衄與肺、胃、肝、腎、脾關係較密切。《外科正宗》中說:「鼻中出血,乃肺經火旺,迫血妄行,而從鼻竅出。」也就是說,肺部火旺,易引起鼻出血。
《壽世保元》中說:「衄血者,鼻中出血也,陽熱沸郁,致動胃經,胃火上烈,則血妄行,故衄也。」意思是說,衄血者因陽熱過盛,以致胃有積熱,火熱內盛循經上炎,損傷鼻中陽絡,血溢脈外,所以引起鼻衄。
《景岳全書》中說:「衄血雖多由火,而惟於陰虛者為尤多,正以勞損傷陰,則水不制火,最能動沖任陰分之血。」也就是說,火旺會引起出血,陰虛也會引起出血現象,勞累過度,腎水不能涵養肝木,肝不藏血,虛火上炎,血液升騰,從而引起鼻衄。《證因脈治》中說:「陰精不足,水中火發,或惱怒傷肝,肝火易動,陰血隨火上升,錯經妄越,則內傷衄血之症作矣。」這裡則進一步指出了,肝腎不調、情志不舒、肝氣鬱結化火、肝火上逆、血隨火動,也會引發鼻出血。
除此之外,濕阻困脾,脾失健運,統血、攝血功能失調,也會引起血不能循經運行,溢出鼻外的現象。臟腑熱盛易引起鼻出血,因此,濕熱體質者要止鼻血需先清內熱。有一個9歲小學生是濕熱體質,經常有鼻出血現象。有時候正上課,不知怎麼的就會流鼻血。老師急忙把她送到我這裡。經過診斷確認她這是肺熱、胃熱引起的。《食經》中說:「(藕)主煩熱鼻血不止。」於是,我讓她的媽媽每天用50克鮮藕搾汁給她喝。自那以後,這位小學生再也沒出現過流鼻血的現象。
《本草經疏》中記載:「藕生者甘寒,能涼血止血、除熱清胃,主消散瘀血、吐血、口鼻出血……熟者甘溫,能健脾開胃、益血補心、主補五臟、實下焦、消食、止瀉、生肌,久服令人心歡止怒。」我們前面說過,藕味甘,性涼,熟用性微溫,入心、肝、肺、脾、胃經,有除煩清熱,開胃止渴,涼血、止血散瘀,潤肺生津,平肝靜心的功效。所以,生藕汁能有效治療這位小學生鼻出血的症狀,同時能潤肺清胃火,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由於熟藕性微溫偏燥,所以濕熱體質者食熟食時應講究配搭。煮湯的時候,可以配一些綠豆,以去藕的溫燥之性。炒菜的時候,可與性寒涼的青菜配搭來吃,寒溫可以互補。藕性溫燥滋補,較難消化,做菜時可調入一些醋同時食用。還有一點需注意的是,濕熱體質的人不宜過多吃藕,適量即可。